高通沒有料到!華為和愛立信正式宣布,外媒:華為再次引領5G
說到華為,廣大用戶都會豎起大拇指喊到:國產驕傲,科技公司的標桿。華為確實擔當起科技標桿、國產驕傲的稱謂,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首先是5G技術,華為的5G申請專利全球第一,5G有效專利也名列前茅。在5G領域,華為引領世界,稱得上科技標桿。
其次是手機芯片,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性能出色、功耗穩定。特別是麒麟9000功耗處理比驍龍888還略勝一籌,并且麒麟9000還是全球第一款5nm工藝的5G芯片。
【資料圖】
再者是華為的通信設備業務全球第一,2013年后華為通信設備業務超過愛立信后,華為就一直是全球第一的通信設備供應商。
最后是華為打造鴻蒙OS系統已經有5.7億臺設備使用,這表明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已經能和蘋果、谷歌分庭抗禮了。
……
雖然華為的科技成果數不勝數,但這并不代表華為的科技成果就沒有爭議。據悉,相當一部分網友對華為5G持質疑態度,這些人認為華為5G華而不實,有夸大宣傳的嫌疑。
為此,這些網友還是提出了以下幾點疑問。
第一,華為是5G引領者,為什么國外公司一卡脖子,華為就不能生產5G手機了?
第二,5G剛出現那會,眾人對5G抱很大期待,這些人認為5G會帶來萬物互聯、遠程控制、智能制造等變革,這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4年過去了,5G對廣大用戶的改變微乎其微,這讓很多用戶不滿。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4年過去了,5G手機給人帶來的體驗較為一般。除了網速更快一點外,5G在信號穩定、耗電、資費方面都不如4G。
正因為這些問題,很多用戶覺得華為5G有夸大宣傳的嫌疑。為此, 有網友還表示:現在的國產手機廠商都使用高通5G芯片,所以高通才是5G引領者。
那么華為5G真的有夸大嫌疑嗎?就在8月25日,愛立信給出了答案。
8月25日,國內媒體《南方都市報》報道,華為和愛立信將在近期宣布簽訂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包括3G/4G/5G蜂窩技術。對此,華為高管表示:華為和愛立信是移動通信領域標準必要專利的主要貢獻者,兩家的協議有助于構建更好的專利環境。
通過此事可知,愛立信對華為在3G/4G/5G的專利技術予以充分認可,這表明華為依然是3G/4G/5G領域的引領者。對此,有外媒表示:華為再次引領5G。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過去20年內華為深耕蜂窩技術、WIFI技術,是主流ICT標準的主要貢獻者。
而在專利許可費方面,華為也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今年7月份的時候,華為發布了4G手機、5G手機、WIFI6設備的專利許可費標準。
華為將對4G手機的許可率上限收取1.5美元/臺、將對5G手機的許可率上限收取2.5美元/臺、對Wi-Fi 6消費類設備設置的許可費率上限為0.5美元/臺。
首當其沖的當屬日本的30多家中小企業,因為華為已經在6月份的時候就向日本這30多家中小企業發出4G、5G、WIFI6專利許可費的通告。
由此可見,國內部分網友對華為5G的質疑是別有用心,站不住腳的。
寫在最后
我們不能因為5G實用性不強就否定5G的發展潛力,也不能因為華為無法生產5G手機就否定華為在5G領域的領導能力。
很顯然,5G仍然是未來發展的新動力,華為5G依然讓全球認可中國科技。在此希望國內用戶對5G、華為5G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責怪。唯有如此,越來越多的國產技術才嶄露頭角,成為各自市場的引領者。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