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應學會識別并自覺抵制過度包裝的消費陷阱
(相關資料圖)
商品過度包裝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且其中增加的成本往往由消費者買單,導致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得不到保障。2021年8月,國家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重新制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妝品過度包裝的標準。經過兩年的實施過渡期,該標準將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不符合新標準的產品將不允許生產、銷售和進口。
一年一度的中秋、國慶“雙節”臨近,為增強社會抵制商品過度包裝的意識,推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消費新風尚,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結合即將實施的國家標準有關規定,針對月餅、茶葉等重點商品的過度包裝問題,向廣大消費者作出以下提示:
學會識別商品過度包裝。根據標準規定,茶葉及相關制品包裝層數不得超過四層,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等;月餅包裝層數不得超過三層,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且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等。消費者應依照標準主動選擇包裝簡約適度的產品,拒絕“華而不實”的包裝,按需按量購買,共同推動月餅、茶葉消費回歸食品屬性和傳統文化本源。
摒棄送禮“面子”心理。雖然精致包裝和高價商品顯示檔次,作為過節禮品似乎更顯“面子”,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環保、綠色低碳符合當下消費潮流和趨勢,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月餅、茶葉等應節商品時,應摒棄“重面子”“比貴重”的思想,優先選擇內里豐富、適用實惠的商品,在外包裝上,更應選擇風格簡約、符合標準的商品。消費者還要用自身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身邊人追求綠色消費,避免過度包裝的高價月餅、茶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造成奢靡浪費不良風氣。
重視產品質量和實際需求。商品包裝具有保護和美化商品、提高商品附加值等作用,但過度包裝既會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又會導致市場經濟的不平等競爭,增加消費者負擔。消費者在選購月餅、茶葉等商品時,應更加關注和重視產品本身質量,選購適合自身口味和實際需求的商品,不追求奢華包裝,不超量購買,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之風,以需求引領供給,推動經營者把精力放到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上,提供高質量實惠產品。
積極主動參與社會監督。廣大消費者若發現違反《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等標準過度包裝商品,以及存在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積極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舉報,可以通過全國12315平臺、當地12345平臺等渠道依法投訴舉報,也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委員會進行投訴。
此外,為推動落實《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要求,促進相關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呼吁廣大經營者,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的規定,規范產品包裝、銷售方式和定價標準等行為,依法依標誠信經營,自覺維護市場良性競爭環境,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李文芳 | 王晗)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