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侵占嘉興發行的風光明信片說起
文 | 周榮先
筆者幾年前,收集到一張1937年日軍侵占嘉興的“嘉興風光”明信片。
正面日文 中支風光 戰跡 ,一、嘉興驛,二、南湖煙云閣,三、市街所見。共三張照片。
【資料圖】
按我們今天說的是:日軍占領嘉興火車站,二個日軍遙望南湖煙雨樓,被日軍燒毀的當時南門河東街所見。
背后文字:日文 郵便,先健康、根本,(這本書是第一本)。 CARTE P0STALE TAlSH0 MADE 大正制 郵政卡(法文)。(附圖:日軍發行的三十年代.嘉興風光明信片,正、反二面照片)。
附圖:1937年日軍發行的“嘉興風光”戰跡 明信片。正反兩面照片
1937年7月7日由日軍挑釁的中日戰爭爆發,"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11月5日日軍從杭洲灣金山衛一線登陸得逞,至11月8日起,日軍飛機對嘉興火車站及嘉興商業區、鬧市、名剎古跡、名宅大院,多次狂轟亂炸,城內房舍被毀十分之四,死傷,難民數以千計。
嘉興天主教堂、仁愛堂也受到日軍飛機轟炸,死傷不少嬰兒、兒童和孤兒,慘狀不堪目睹。嘉興南門兩廣總督陶氏的10畝多江南古老住宅被炸為平地,文化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11月19日,嘉興淪陷。前后嘉興市民人心惶惶,四處逃難,去鄉下或辟遠山區避難,顛沛流離,背井離鄉。日軍侵占嘉興執行“三光政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在市內設特務機構,勾結漢奸,鎮壓抗日人士,殘害百姓。同時破壞嘉興的名勝古跡,掠奪中國歷史上古書畫、古籍、文物、古玩。尤其在中小學中強行推行日語,上日文教課本,唱日本歌曲,進行皇民教育。
據了解,日冦在侵占嘉興期間,對嘉興經濟的侵略更是無所不盡其極,當時嘉興有日本人一百多個,他們開洋行、鐘表店、古物店(古董店)、照相店,貨物、食品,開辦新聞雜志旅館、建筑公司,影劇園等等店所公司。
他們還對嘉興重要的工廠、鐵路、華中水電、電報通訊、蠶種場、內河汽輪、絲綢蠶桑,糧食收購…。等進行了嚴厲的管控或強行并吞。嘉禾大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另外,有資料記載:日本人在小小嘉興還設有“帝國領事館”及后來的日偽政府,雙重壓迫,可見嘉興老百姓更是災難深重。
這張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侵占嘉興發行的“嘉興風光”戰跡 明信片是日軍對嘉興老百姓犯下罪行的證據。
全國人民對日冦進行了十四年艱苦卓越的斗爭。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我國人民獲得了抗戰全面勝利。但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八十六年前日冦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罄竹難書滔天罪行,今天我國強大了,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安居樂業美好生活。
周榮先 (圖/文)
寫于月河 地方文史資料研究工作室
2023年6月21日
--END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