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鐘樓時鐘停擺》追蹤:鐘樓時鐘已恢復運轉
【資料圖】
《西街鐘樓時鐘停擺》追蹤
鐘樓修復 時鐘轉了
泉州網8月16日訊 (記者張曉明 文/圖)昨日,記者回訪泉州中心市區鐘樓,看到其四面時鐘均已恢復正常運轉,不少游客聚集在附近打卡拍照。
更換設備后,鐘樓時鐘已恢復運轉。
“經技術人員全面檢查發現,塔鐘設備控制中心發生進水故障,此次主要更換了GPS自動校時設備。”市城管局市政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時鐘于7月28日下午停轉。接到情況反映后,他們第一時間聯系廠家進行設備更換。8月13日下午1時許,維修人員帶著調來的配件,爬上鐘樓內部,對整個機柜進行更換。當天下午3時許,經過調試后,時鐘重新“轉”了起來。
據了解,鐘樓始建于1934年,高13.8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表白色,形狀似亭似樓。最上部安裝四面圓形時鐘、風向標、指南針和避雷設施。陳先生在老城區生活了四五十年,他記得鐘樓時鐘進行過幾次“手術”。對此,記者向市政中心了解了鐘樓時鐘的維修歷史。
據介紹,1997年,鐘樓的時鐘更換為靠電能驅動的機械鐘,一度服役了15年時間。不過,時間一長,機械鐘一些內部配件,如電源線路等老化,不能準確報時,并且不時出現“罷工”現象。此外,一旦碰到停電,鐘表無法自動校時,每次都得靠維護人員進行人工調整,特別不便。
2012年年初,市政工程中心聯系廠家,對鐘樓內部的機芯等進行“大手術”,將鐘面上的時針和秒針全部更新,將機械鐘升級為可自動校時的石英鐘。不過,為了保留老泉州人對鐘樓的記憶,鐘的表面并沒有更換,連夜間照明也都同步保留。2020年,部門又對時鐘的GPS自動校時設備進行了更換。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