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遞!驚蟄習俗有哪些?專家科普:吃梨、吃“懶龍”了解下

今天4時36分迎來了驚蟄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日歷顯示,3月21日就是下個節氣春分了。

那么驚蟄的習俗有哪些,你知道嗎?


(資料圖片)

不完全整理顯示,包括祭白虎、吃梨、蒙鼓皮、“打小人”、吃“懶龍”等。

當然,有民俗專家表示,類似這種習俗都帶有一些迷信的因素,屬于在舊文明程度不高時的解決辦法。

“這么多年流傳下來,隨著社會的變化,農耕方式的改變,人們很少再按照節氣進行生產工作,節氣基本名存實亡。”專家最后略有惋惜地表示,節氣將來很可能會變為文化遺產存于書面記載之中。

1、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謂祭白虎化解是非是指,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犯小人的人就會在驚蟄日,祭拜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順逐,驅除小人與病害。所謂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然后可以打它。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手持錘,-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表達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吃梨

在食物方面,驚蟄當天倒并無特別的講究,僅在陜西、甘肅、山西一代留有“吃梨”的習俗,表示可以離家闖蕩。

不過,在專家看來,這實際上是因為春天伊始,乍暖還寒,吃梨的目的是調理身體,“比如有的地方,沒有梨的話會吃棗,用意相似。”梨,味甘汁多,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功效,此時于人們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4、吃懶龍

據說吃了"懶龍",可以去除“春懶”,人也就會變得勤快起來了。

“懶龍”, 是用發面蒸的一條長形卷體,做法是把發面搟薄制成長片,放.上和好的餡,然后卷成長條形,盤于籠屜中,蒸熟后切開。

5、“打小人”寓意驅趕霉運

“打小人”也是驚蟄當天南方仍然存留的習俗之一。人們在紙上畫好類似人形的東西,以之代替內心痛恨的人,同時以小棒槌等物進行擊打,寓意趕跑小人,終年便不會再有什么霉運。

科普:驚蟄之蟄,此指“藏”

驚蟄即冬眠的小動物被雷震驚醒后出來活動,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標志大地回暖,進入春耕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擬古九首》其三)。

關鍵詞: 事半功倍 名存實亡 潤肺止咳

    為你推薦

    當前最新:接骨木有什么技巧?接骨木的功效與作用

    接骨木又名公道老、馬尿騷等,接骨木不僅是一種常見的花卉植物,而且接骨木全株都可入藥,接骨木額什么作用了,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接骨木

    來源: 23-01-18

    【環球報資訊】和田棗和若羌棗的區別 如何挑選和田棗?

    新疆和田棗果形大、顆粒飽滿、果肉厚實、皮薄核小、營養豐富,口味更甜醇。每一顆“和田棗”都是自然精華的結晶,和田棗產自新疆和田地區,

    來源: 23-01-18

    世界觀點:蘋果套袋技術注意什么?蘋果的套袋技術

    蘋果套袋是我國蘋果生產中廣泛采用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蘋果套袋可以改善果實外觀品質,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提高商品價值,增加經濟

    來源: 23-01-18

    中國重工和中國船舶差距82% 同期漲幅僅為10%

    2022年上半年,中國重工漲幅為-8 96%,同行業的中國船舶漲幅為7 55%,兩者看起來相差不大。但是,從4月27日的底部算起,中國船舶漲幅為82%

    來源: 23-01-18

    國美零售的三年蛻變:苦練內功關鍵數據亮眼

    5月28日晚間,京東溢價37 91%認購國美零售1億美元的可轉債,初步轉股價為1 255港元 股,如最終全部行使轉化權,京東將獲得6 22億股國美零

    來源: 23-01-18
    返回頂部